身為一個看到美食地圖眼睛就會發亮、聞到香氣腳就不聽使喚的竹北老居民(住在這區少說也快二十年了啦),我必須說,中正西路這條路,真的藏了太多驚喜!外地人可能只知道光明一路那些大餐廳,但真正懂吃的在地人,胃的歸屬感都在中正西路這些不起眼的小店裡。
目錄
巷口那碗讓人魂牽夢縈的古早味牛肉麵
說到中正西路,不提這家「老張記牛肉麵」簡直對不起我的良心!它就窩在中正西路靠近博愛街口的騎樓下,招牌褪色到快看不見,店裡大概就四五張桌子,擠得要命,夏天吃保證汗流浹背。但!這些都不重要!重要的是那碗端上來的紅燒牛肉麵。
湯頭,喔!那湯頭真是絕了!深褐色的湯汁,一聞就知道是花時間熬出來的,濃郁香醇,帶著微微的豆瓣香和中藥材的甘甜,一點都不油膩,順口到我可以直接乾掉半碗湯(後來真的常這樣幹)。牛肉用的是牛腱心,老闆娘阿珠姐堅持燉煮到透,筷子一夾就化開在你嘴裡,軟嫩入味,筋的部分帶著膠質的黏滑感,超滿足!麵條是略粗的手工拉麵,超有嚼勁,吸附滿滿湯汁,每一口都銷魂。
缺點?有啊!環境真的很陽春,夏天熱到爆,而且老闆夫妻有時臉比較臭(熟了之後其實人很好啦)。重點是,他們牛肉賣完就收攤!我曾經中午十二點半到就吃閉門羹,氣得捶心肝!
推薦店家:老張記牛肉麵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(靠近博愛街口)
必點: 紅燒牛肉麵(記得加點酸菜!他們家自製的酸菜配湯頭超對味)、小菜必點滷豆干(滷得超透,鹹香十足)。
午後限定!阿婆的手工粉圓豆花冰
吃完重口味的,來點甜的轉換心情吧!在中正西路往竹仁國小方向,有個只在下午出沒的小攤車「阿婆粉圓冰」。阿婆看起來少說也有七十幾歲了,動作不快,但每一碗都真材實料。
她的粉圓是純手工做的,個頭小小顆,晶瑩剔透,重點是超級Q彈!咬下去那種「ㄉㄨㄞ ㄉㄨㄞ」的口感,絕非一般粉圓能比。糖水是古早味的黑糖水,甜而不膩,香氣很足。豆花是綿密細緻的傳統口感,豆香濃郁。天氣熱的時候,來一碗冰涼的粉圓豆花,淋上黑糖水,撒點碎冰,簡直是救贖!我有一次帶台北朋友來吃,他直呼這是「小時候阿嬤煮的味道」,感動到差點流淚(浮誇)。
不過要注意,阿婆全看天氣和心情做生意,下雨天、太冷的天氣通常不出攤,而且大概下午四、五點就賣完收工了。想吃還得碰點運氣,這也是它隱藏版的魅力(或說惱人之處)吧!
推薦店家:阿婆粉圓冰(攤車)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(竹仁國小斜對面轉角,擺攤位置不固定)
必點: 綜合粉圓豆花冰(粉圓+豆花+糖水+碎冰)。
在地人早餐首選!飄香三十年的筒仔米糕
你問竹北在地人早餐吃什麼?很多人會告訴你:「去中正西路吃筒仔米糕啦!」「阿明筒仔米糕」就是這樣一家神店!店面超小超不起眼,騎車快一點根本會錯過。但每天早上,門口永遠排著隊,內用擠滿人,外帶的也絡繹不絕。
他們家的筒仔米糕,糯米蒸得粒粒分明又軟Q,吸飽了濃郁的醬香和肉燥的油香。重點是上面那塊肥瘦相間的三層肉,滷得超級入味,幾乎入口即化,油脂香氣逼人卻不膩口。淋上甜辣醬和一點香菜,一口米糕一口肉,再配一碗熱騰騰的柴魚湯(免費!而且湯頭很清爽解膩),絕配!這就是道地的台灣古早味啊!
我個人偏好再加顆滷蛋,他們家的滷蛋也滷得很透,蛋白部分帶著漂亮的醬色,蛋黃香綿。提醒一下,他們營業時間只到中午左右,賣完就收,晚起的鳥兒絕對吃不到!
推薦店家:阿明筒仔米糕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
必點: 筒仔米糕(必加滷蛋)、柴魚湯(免費續)。
深夜食堂的靈魂:無名宵夜滷味攤
中正西路的夜晚,少了這攤就少了靈魂!它就在郵局對面騎樓下,沒有招牌,只有幾盞明亮的燈光,和一個堆滿各式滷味的大攤子。晚上九點多才會緩緩推出來,一路賣到凌晨一兩點,是許多夜貓族、加班族、學生黨的深夜慰藉。
他們的滷味是屬於那種「看起來很普通,吃起來很厲害」的類型。種類超級多,從豆干、海帶、百頁、米血、甜不辣,到雞胗、雞心、雞爪、鴨翅,還有青菜(高麗菜、大陸妹)等等,應有盡有。重點是那鍋滷汁,不死鹹,帶著淡淡的八角、中藥香氣,溫潤回甘。食材都滷得很透,尤其是豆製品和內臟類,非常入味。
老闆夫婦動作超快,夾好你要的食材,俐落地剪一剪、切一切,加上酸菜、蔥花、蒜泥,最後淋上一瓢熱騰騰的滷汁和一點點他們自製的辣椒醬(小辣就很夠勁!)。最厲害的是它的「溫度」,不像有些滷味攤是冷的或溫溫的,這裡的滷味吃起來是熱呼呼的!冬夜裡來上一包,暖胃又滿足。我常常加班回家繞過去買一包,配啤酒看劇,爽度破表!
推薦店家:無名滷味攤(郵局對面)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郵局正對面騎樓下
必點: 豆干、百頁豆腐、米血、雞胗、高麗菜(一定要加辣!敢吃辣的話)。
巷弄裡的功夫菜:家庭式熱炒店
想找個地方好好吃頓飯,又不想去吵雜的熱炒店?中正西路轉進一條小巷子裡(靠近縣政二路那邊),有間低調到不行的「阿源熱炒」。它就開在住家一樓,沒掛大招牌,只有一個小小的燈箱寫著店名,一不小心就會錯過。店裡大概就五張桌子,佈置簡單,就像去鄰居家吃飯的感覺。
老闆阿源師以前在大餐廳掌廚,後來自己出來開小店。這裡沒有花俏的菜單,就是經典的家常熱炒,但功力深厚!最大特色是什麼?就是「鑊氣」!大火快炒的香氣,一上桌就讓人食指大動。他們的「客家小炒」是我心目中的竹北第一,豆干煸得香酥,魷魚乾爽夠味,豬肉片彈牙,加上芹菜段和蔥段,鹹香下飯,鑊氣十足。還有「薑絲大腸」,酸度夠勁,大腸處理得非常好,沒有惱人的異味,口感脆彈,超級下飯!
價格很實在,份量也足。缺點是位置少,最好提前訂位。記得第一次帶老婆來吃,她邊吃邊點頭說:「這個味道,跟以前鄉下阿公炒的一樣!」瞬間收服她的胃。不過有時候客人多起來,上菜速度會慢一點點,趕時間的話可能不適合。
推薦店家:阿源熱炒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(巷口有間彩券行)
必點: 客家小炒、薑絲大腸、蒜泥白肉、炒水蓮(青菜看當季)。
清晨限定的職人手作飯糰
早餐想吃點不一樣的?試試這攤「米香手作飯糰」吧!它就在中正西路靠近竹北市場的一個小角落,一個小攤車,只賣早上!老闆是一對年輕夫妻,動作超麻利。為什麼叫「手作」?因為你點完,他們才開始捏!看著老闆熟練地在木桶裡盛起熱騰騰的糯米飯,鋪在保鮮膜上,放上你點的餡料,再俐落地捏緊塑形,整個過程就是療癒。
他們的糯米飯煮得恰到好處,粒粒分明又帶點Q黏感,不會過於軟爛。餡料選擇多,傳統的肉鬆、菜脯、油條、滷蛋當然有,還有比較特別的鮪魚玉米、泡菜燒肉、香腸起司等等。重點是「料給得超大方」!每次咬下去都覺得滿滿的餡料要爆出來,很有誠意。我特愛他們的「招牌飯糰」,裡面有肉鬆、菜脯(不會死鹹)、酥脆的老油條、滷蛋和一顆超入味的滷豆干丁,口感層次超豐富,一個就飽到中午。
他們自製的辣椒菜脯(免費加)也很讚,微辣鹹香,加到飯糰裡提味超棒!缺點就是,上班尖峰時間要排一下隊,還有只賣早上(通常九點多就快賣完了),睡過頭就沒了啦!
推薦店家:米香手作飯糰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市場入口旁(擺攤位置固定)
必點: 招牌飯糰、泡菜燒肉飯糰(記得加免費辣椒菜脯!)。
午茶時光的老派浪漫:阿公級西點麵包店
在講求快速時尚的現在,中正西路上這間「真香味西點麵包」,簡直是時間膠囊!開了幾十年,裝潢超級復古,玻璃櫥櫃、木頭麵包架,麵包種類也不是現在流行的日式軟綿綿款,而是充滿古早味的台式麵包。一走進去,那股奶油、雞蛋、麵粉混合的香氣,瞬間喚起小時候的記憶!
這裡的「克林姆麵包」是招牌中的招牌。鬆軟帶點嚼勁的麵包體,中間灌滿滿的克林姆餡,不是那種膩死人的甜,而是濃郁的蛋奶香,滑順好吃。還有「肉鬆麵包」,麵包體表面抹上美乃滋再沾滿肉鬆,簡單卻無比經典。他們的「菠蘿麵包」表皮酥脆,咬下去會有「喀滋」聲,內裡柔軟,奶油香濃郁,是我吃過最接近小時候味道的菠蘿。
老闆是位老阿伯,堅持用傳統做法,用料實在,價格也非常親民。每次進去都像回到小學放學後,吵著媽媽買麵包的時光。買幾個回家當早餐或下午茶,配上熱茶或牛奶,就是簡單的幸福感。重點是,這種老味道,真的越來越少了!
推薦店家:真香味西點麵包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
必點: 克林姆麵包、肉鬆麵包、菠蘿麵包、蔥花麵包(鹹香夠味)。
在地人才懂!市場裡的隱藏版米粉湯
想吃點簡單暖胃的?走進竹北市場(中正西路入口附近),深處藏著一個小小的攤位「阿卿米粉湯」。它就在濕漉漉的市場通道邊,環境絕對稱不上好,幾張塑膠矮凳圍著攤子。但早上九點過後,這裡總是坐滿了買完菜的婆婆媽媽和市場攤商,人手一碗熱騰騰的米粉湯,這就是在地生活感啊!
他們的米粉湯,湯頭是用大骨長時間熬煮,呈現乳白色,喝起來非常鮮甜、清爽。米粉是粗米粉,口感滑順帶點彈性。湯裡的配角才是精華:油豆腐滷得超入味,孔隙吸飽湯汁,咬下去會噴汁;還有豬皮(處理得很乾淨,QQ的)、小腸(軟嫩無異味)。點一碗米粉湯,通常會再切點黑白切(肝連、嘴邊肉、豬心等),配上店家特製的沾醬(醬油膏+辣椒醬+薑絲),就是在地人最愛的早午餐組合。
我特別喜歡在微涼的早晨,擠進市場裡,坐在攤位前喝一碗熱呼呼的米粉湯,聽著旁邊攤販的叫賣聲、婆婆媽媽的聊天聲,整個人都暖起來了。缺點是環境真的傳統市場路線,比較簡陋,而且通常只賣到中午左右就收攤了。
推薦店家:阿卿米粉湯
地址: 竹北市場內(從中正西路入口進去,直走到底右手邊)
必點: 米粉湯(必加油豆腐)、黑白切(肝連、嘴邊肉)。
一週只賣三天!神秘人氣手工水餃
這家「巧味手工水餃」堪稱中正西路上最神秘的隱藏版!它沒有店面,只做冷凍水餃販售,而且要事先預訂!取貨點在中正西路某棟公寓的一樓住家,通常只有週五、六、日的下午開放取貨。消息全靠口耳相傳,FB社團預訂,晚了就搶不到!
為什麼這麼搶手?因為老闆娘堅持手工現包,用料超實在。水餃皮是特別訂做的,厚薄適中,口感Q彈有勁。內餡飽滿紮實,高麗菜豬肉是最基本款,但菜肉比例完美,高麗菜脆甜,豬肉鮮美多汁。韭菜鮮肉餡的韭菜香氣濃郁卻不嗆鼻,非常迷人。還有季節限定的玉米鮮肉、蝦仁韭黃等口味,都很受歡迎。
買回家自己煮,不必花俏,清煮或煎成冰花煎餃都超好吃。咬下去湯汁會在嘴裡爆開(小心燙!),肉餡鮮香,皮Q彈,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。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難買!我常常忘記預訂,當週就撲空,只能看著朋友炫耀的照片流口水…
推薦店家:巧味手工水餃(冷凍宅配/預訂自取)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(詳細地址預訂後才會告知,取貨點)
必點: 高麗菜鮮肉水餃、韭菜鮮肉水餃(其他口味視季節而定,預訂時詢問)。
傳統與創意交織的冰品小店
最後這家「冰舖子」,算是中正西路隱藏版裡比較「年輕」的存在,但已經擄獲不少在地人的心。店小小的,裝潢走簡約文青風(但不會太假掰),老闆是年輕人,對傳統冰品很有想法。
他們的招牌是「古早味黑糖剉冰」,基底是細緻的剉冰,淋上自家熬煮的濃醇黑糖漿,甜香不膩。配料選擇很多,而且很多都是自己煮的,不是工廠貨!必點是他們的「粉粿」,每天手工製作,呈現漂亮的琥珀色,口感超級Q軟帶點彈性,黑糖香氣十足。「手工芋圓」和「地瓜圓」也超讚,真材實料,吃得到芋頭和地瓜的纖維與香氣。還有綿密的綠豆、紅豆、燉得軟爛的花生等等。
除了傳統冰,他們也有創意冰品,像「黑糖珍珠鮮奶冰」或季節限定的水果冰。重點是價格合理,用料實在,環境乾淨舒適。夏天走過路過,來一碗透心涼的剉冰,瞬間消暑!他們冬天會賣熱甜湯,像燒仙草或紅豆湯,表現也不錯。算是中正西路上想吃冰解饞的好選擇。
推薦店家:冰舖子
地址: 竹北市中正西路
必點: 古早味黑糖剉冰(必加粉粿、芋圓/地瓜圓)、冬季熱甜湯。
竹北中正西路隱藏美食懶人包
為方便大家快速掌握這份 竹北中正西路隱藏版美食推薦:在地人私藏店家攻略 的精華,特別整理成下面表格:(表格配色:早餐暖黃、麵食米白、鹹食藍綠、甜點粉紫、宵夜深藍)
| 店家類型 | 名稱 | 特色亮點 | 實用資訊 |
| 經典早餐 | 阿明筒仔米糕 | 粒粒分明醬香米糕 + 入口即化三層肉!免費柴魚湯必喝 | 地址:中正西路XXX號 | 必點:筒仔米糕(+滷蛋) |
| 活力早晨 | 米香手作飯糰 | 現點現捏!料多爆餡!自製辣椒菜脯超提味 | 地址:市場入口旁 | 必點:招牌飯糰、泡菜燒肉飯糰 |
| 麵食王者 | 老張記牛肉麵 | 濃郁甘醇湯頭!軟嫩化口牛腱心!手工麵條超Q彈(環境簡陋) | 地址:近博愛街口 | 必點:紅燒牛肉麵+酸菜、滷豆干 |
| 平民美味 | 阿卿米粉湯 | 市場裡的溫暖!鮮甜大骨湯!油豆腐必點 | 地址:竹北市場內 | 必點:米粉湯+油豆腐、黑白切 |
| 家庭熱炒 | 阿源熱炒 | 巷弄功夫菜!鑊氣十足!客家小炒竹北No.1 | 地址:XXX巷X號 | 必點:客家小炒、薑絲大腸 |
| 冷凍首選 | 巧味手工水餃 | 預訂才吃得到!皮Q餡飽滿會噴汁!高麗菜/韭菜必買 | 地址:預訂後通知 | 必點:高麗菜/韭菜鮮肉水餃 |
| 古早冰品 | 阿婆粉圓冰 | 手工粉圓超Q彈!古早黑糖水!隨緣出攤 | 地址:近竹仁國小 | 必點:綜合粉圓豆花冰 |
| 復古西點 | 真香味西點麵包 | 童年回憶湧現!克林姆餡香濃!菠蘿表皮超酥脆 | 地址:中正西路XXX號 | 必點:克林姆麵包、菠蘿麵包 |
| 文青冰舖 | 冰舖子 | 自熬黑糖漿!必吃手工粉粿/芋圓!環境舒適 | 地址:中正西路XXX號 | 必點:黑糖綜合冰(加粉粿/芋圓) |
| 深夜滷味 | 無名滷味攤(郵局對面) | 深夜食堂!熱呼呼夠味!自製辣椒醬必加! | 地址:郵局對面騎樓 | 必點:豆干、米血、高麗菜(加辣) |
老街區覓食小撇步
中正西路這一帶是老街區,停車位真的不好找!真心建議騎機車或走路來覓食最方便,不然光是找車位就會耗掉你的耐心(我每次開車來都覺得在玩大冒險)。很多老店營業時間都很「個性」,賣完就收是常態,特別是早餐類的和像老張記那種,太晚去就只能望著鐵門興嘆。出發前最好先確認一下時間(如果查得到的話),或乾脆早點出門。
很多小店只收現金!行動支付?他們可能聽都沒聽過。手機錢包再方便,在這裡還是得乖乖掏出鈔票銅板,記得錢包裡現金要帶夠,別像我上次帶朋友去阿源熱炒,吃到一半才發現錢不夠,超糗!(還好老闆認識讓我賖帳,隔天趕緊去還)。
Q&A:竹北中正西路美食疑難雜症
- Q1:這些店會不會很難找?停車方便嗎?
- A:坦白說,不少店真的藏在巷弄裡或市場內,招牌也不明顯(有的根本沒招牌),第一次去建議開著Google地圖對照地址門牌,或者直接問在地鄰居(通常都很熱心)。停車是大魔王!尤其用餐尖峰時間,路邊停車格一位難求,附近付費停車場也不算多。最推薦騎機車或乾脆步行,省去找車位的麻煩。這也是為什麼這份 竹北中正西路隱藏版美食推薦:在地人私藏店家攻略 特別珍貴,幫你省下亂繞的時間成本!騎車來吧,不然會找到火大。
- Q2:一個人去吃這些店適合嗎?有沒有比較適合聚餐的?
- A:大部分都很適合一個人吃!像牛肉麵、筒仔米糕、滷味、米粉湯、飯糰、冰品,本來就是個人份的。阿源熱炒當然人多點比較好,可以多點幾樣菜分享。其實一個人吃飯在台灣很自在,這些店的老闆客人都很習慣了,不用擔心尷尬(我常常一個人在阿明那邊啃米糕配柴魚湯,爽啦)。
- Q3:這些隱藏版店家有沒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規矩?
- A:老店的「眉角」通常有幾點:一、 很多是家庭式經營,人手不多,尖峰時段請多點耐心等待,別一直催(老闆臉會更臭)。二、 環境普遍比較「接地氣」,別期待有華麗裝潢或冷氣超強(像老張記夏天真的熱)。三、 務必帶現金!務必帶現金!務必帶現金!很重要講三遍。四、 注意營業時間!早餐店午前、牛肉麵可能賣完收、宵夜攤深夜才開,撲空機率不低,要有心理準備(像我想吃阿婆粉圓冰就常槓龜)。遵守這些不成文的「在地默契」,你會吃得更愉快。
延伸閱讀
- 竹北中正西路必吃美食全攻略:在地人帶路指南
- 新竹地區隱藏版小吃口袋名單
- 台灣傳統市場美食探索特輯
- 深夜食堂全台必訪滷味攤精選
- 手工古早味冰品店家推薦
Be the first to reply